为深入贯彻习法治思想,落实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部署要求,城北法院积极融入党委领导下的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,共同构建党委领导、多方参与、司法保障的法治赋能基层治理工作格局。目前,城北法院已通过智能支撑、诉服指导、司法确认、纠纷调处、巡回审判等工作模式,成功实现法院诉讼服务团队在综治中心的实质性、全覆盖运行。
4月8日,城北法院将巡回法庭“搬”进西宁市城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,对一起服务合同纠纷案件进行现场审理。
原告李某经案外人介绍为被告苗某提供保洁服务,双方约定服务费 8000 元。服务完成后,被告以为由拖延支付,经原告多次催要仍未履行,遂诉至法院。承办法官考虑到案件事实清楚、标的较小,且具备调解基础,在征得双方同意后,将案件委派至综治中心进行调解。轮驻法官在调解中充分倾听双方意见,被告提出其房屋系由装修公司整体负责装修及保洁,费用应由装修公司承担,双方产生矛盾。
为实质化解纠纷,轮驻法官通过“巡回法庭”的方式对案件进行了开庭审理。在庭审过程中,法官积极组织调解,围绕法律关系性质、合同相对性原则等核心问题,结合生活实际展开 法理 + 情理 双维疏导。最终,被告苗某当庭认可欠付事实,现场履行 8000 元服务费,原告李某即时申请撤诉,双方握手言和,实现纠纷一次性彻底化解。本案是城北法院依托综治中心“巡回法庭”机制成功化解的首案,该案的妥善处理,既彰显了司法程序的规范性,又发挥了调解工作的柔性优势,为同类小额纠纷提供了“调裁一体、高效便民”的解纷范例。
自西宁市城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完成升级改造以来,城北法院将诉讼服务与基层社会治理功能深度融合,不仅选派法官轮驻,经验丰富的退休法官作为特邀调解员常驻。轮驻法官“巡回审判”将审判现场延伸至基层治理一线,让群众在 “家门口” 即可参与庭审、感受司法,切实降低解纷成本。这种 “接地气” 的司法实践,既以规范化诉讼程序保障公平正义,又通过鲜活的案例讲明法理,让群众在直观体验中增强法治意识,真正实现 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 的社会效应,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劲司法动能。
下一步,城北法院将继续依托北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群众基础优势,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按照城北区“四元四色”矛盾分类分级处理原则JN体育官方网址,不断完善诉调对接、多元化解纠纷机制,促推“综治中心+诉讼服务团队+巡回法庭”多元解纷力量整合,推动矛盾纠纷就地化解、源头化解、多元化解,助力综治中心实质化运行,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法治化水平,切实扛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“最后一道防线”的职责使命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